一、课程介绍
《社区护理学》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,也是护理学专业必修课程。通过社区护理学课程学习,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社区护理的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,熟悉社区健康护理、家庭健康护理及个人健康护理方法与策略,培养独立在社区和社区家庭工作、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总学时24学时,理论20学时,实践4学时。
二、师资队伍
姓名 |
性别 |
出生年月 |
职称 |
学科专业 |
承担任务 |
蒋小剑 |
女 |
1969.11 |
教授/主任护师 |
护理学 |
负责 |
晋溶辰 |
女 |
1984.11 |
讲师 |
护理学 |
主讲 |
伍永慧 |
女 |
1985.10 |
讲师 |
护理学 |
主讲 |
陈红涛 |
男 |
1984.3 |
讲师 |
护理学 |
讲授 实践指导 |
三、建设现状
本课程的建设特色有:一综合二体现三贴近四结合
(1)课程体系改革:一综合二体现
一综合:综合应用了护理学、中医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,以社区为基础、以人群为对象、以服务为中心,将医疗、预防、保健、康复、中医特色护理技术、健康教育等融于护理学中,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最终目的,提供连续性、动态的综合性护理专业服务。
二体现:紧紧围绕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,人们对健康需求和生活质量的追求转变,以及实现“健康中国、健康人民”的战略目标,体现了全生命周期社区人群的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需求;体现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,培养创新型、实用型社区护理人才。
(2)教学内容的改革:三贴近
《社区护理学》涉及老年护理、内科护理、外科护理、妇产科护理、儿科护理、急救护理等内容,知识点繁多,且有众多交叉,如何取舍是本课程的难点。本团队经过前期社区调研将贴近实际、贴近社区、贴近家庭的内容作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,并融入中医护理专业特色,使内容设计更精准化、更精细化、更标准化、更碎片化,并针对社区现状增加了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等。主要特色内容包括概述、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、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、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、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、社区儿童及青少年保健与护理、社区妇女保健与护理、社区老年人的保健与护理、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、社区康复护理与管理、社区传染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、社区灾害事件应急管理和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。增加了社区实践课程内容:社区灾害事件应急处理、脑卒中紧急处理、慢病社区健康教育等。
(3)教学方法的改革:四结合
为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满足学生的自我水平测试。团队采取以案例导向学习、情景模拟协作学习、混合式学习等为基础,突出“导、学、测、评”四结合特点,导即某节内容有案例导入;学即每节内容分别置入1到多个微课学习;测即设计情景模拟同学们协助学习、评即置习题、模拟试题、案例分析评价等,使每次学习都能完成“导、学、测、评”一体化完整的过程。另外我们建立《社区护理学》专题学习网站、网络课件和试题库等建设,充实完善集网络课程、CAI课件、题库、文献库在内的课程教学平台,发挥网络优势,集中优质教学资源,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,随时随地学习,提高学习效率。教学形式采用线上、线下混合式。线上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,将授课、互动、答疑、作业、考试等教学形式融为一体。线下更具特色的是将《社区护理学》课堂搬进社区结合实际开设社区特色课堂。教学评价采取过程化、综合化评价。
四、成果
本课程团队加强了《社区护理学》教材的创新研究,主编了融媒体教材《社区护理学》1本,副主编人卫版创新规划教材《社区护理学》1本,编委2本。